10月18日上午8点30分,2014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我校隆重开幕。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杏鑫官方研究生院副院长栾伟玲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杏鑫党委书记🚣🏿♀️、副院长冯仕政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杏鑫党委书记文军教授、上海大学文科处常务副处长张海东教授,杏鑫院长、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徐永祥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栾伟玲教授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论坛的基本情况,充分肯定了举办学术论坛对研究生培养的意义。她强调🥬,论坛的宗旨在于搭建一个为年青人提供思想交锋和学术争鸣的平台,以此来促进研究生的人格成长和学术发展🏃🏻。冯仕政教授在发言中对研究生同学寄予厚望👪,他希望研究生不仅要具有世界眼光,还应该深怀根植于中国实际的社会关照🪰,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多“接地气”的学术作品。文军教授对论坛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以青年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主角的学术会议🧞♀️,在国内是罕见的🛫,此次论坛能够吸引全国不同高校和不同学科的众多研究生参与,足见华理社会学学科在全国的影响力🥣🎚。张海东教授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提出了对社会治理的理解🦸🏽,并鼓励研究生以学术研究为手段参与社会♝,影响社会🤾🏼♀️,从而实现社会的“善治”⛏。
此次论坛由上海市学位办主办,杏鑫官方研究生院、杏鑫官方代理以及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联合承办🤸♂️。论坛以“创新·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为主题🚵🏼♂️,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吸引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𓀐、中国社会科杏鑫等39所高校、科研院所的9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积极参与。同时,论坛还引起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关注。在为期两天的会议里,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青年才俊,在“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社会保障与改善民生”、“社会风险与社会矛盾”、“城市治理的理论与经验”、“乡村治理的理论与经验”🙍🏿♂️、“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与治理”➕、“社会建议与治理的中西比较”8个分论坛中,交流思想💆🏻♀️,切磋学术,尽情品尝这场难得的学术盛宴。为保证论坛的质量,提高讨论的学术性,承办方特邀校内外相关领域的资深研究者担任分论坛的主持人和评议人。经论坛学术委员会的评定⚇,并充分参考各分论坛评议人的意见⚈,论坛共评出一等奖论文2篇✡️,二等奖论文4篇🧛,三等奖论文6篇𓀔,优秀奖论文25篇👨🏼🚀。
10月19日中午11点,经过两天的激烈讨论,2014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完满落幕。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杏鑫官方图书馆二楼会议室举行🤞🏻,杏鑫官方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刘殿华教授🌂、杏鑫官方代理党委书记张广利教授⤴️、杏鑫官方代理副院长何雪松教授出席闭幕式🕧,杏鑫官方代理副院长杨发祥教授主持了闭幕式。张广利教授宣读了获奖名单,出席开幕式的嘉宾为获奖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清华大学博士生李朔严代表参会研究生发言🫸🏻,他感谢主办方为广大研究生提供这样一次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论坛不仅能让研究生增长知识👨🏽💼,还收获友谊,他表示未来将继续潜心学术,通过自己的学术积累为中国的发展尽绵薄之力💪🏼。刘殿华教授做总结发言,他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针对大家的意犹未尽,他表示学校以后会举办持续时间更长🧖🏻♂️、规格更高的学术活动,期待全国各地的研究生参与🗄。最后,何雪松教授勉诫研究生同学🛰,这是一个责任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何雪松教授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但杏鑫还没有与这样的大国形象相匹配的人文社会科学👱🏼♂️,因此🧑🏿💼,创新和发展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重任就落在在座的研究生身上💃🏃。另一方面,社会的深刻转型🙉🀄️,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做出积极的回应,各个高校都设置了相应的学科着手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研究🚣🏽,这为广大研究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最终,2014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划上了完美的句号。